前沿拓展:嘴巴嘟嘟整形多少钱


五一小长假到了,又到了靠自拍技巧在「朋友圈斗图大赛」里杀出一条血路的时候。

田太医近也在焦虑,他发了几张(进步空间还挺大的)样片,想征集一些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请左滑鉴赏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连田太医都开始练习自拍了,我们小仙女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总之,接到需求之后,我们翻了很多论文,发现很有可能是因为——

角度没找对!

图片来源:giphy.com

操心的不止我们,还有整形医生。美国面部整形外科学会的调查发现,42% 的外科医生接到过关于「自拍照里的大鼻子」的咨询。

也就是说,很多人专门来做整容咨询,是因为自拍角度不对,让鼻子变大了。

所以我们决定运用医学知识,研究一下:

什么角度适合自拍?

头秃之前,终于查到了 4 个(可能靠谱的)自拍技巧,接下来就来一个一个试试看!

1. 别自拍了!

让别人帮你拍吧

开玩笑的,自拍杆也可以,总之距离产生美。

号称世界四大综合医学杂志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去年在子刊《美国医学会杂志 · 整形外科学》上收录了一篇关于「自拍姿势下鼻子形变」的论文。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论文作者采用的头部数据,来源于从美国职业与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一项持续 30 年的调查。为了做出适合的呼吸器面罩,职业与健康研究所在过去 30 年里大范围测量了美国人的头部尺寸。

扒了这~么多数据之后,他们得到的结论是:拍照距离太近,镜头畸变会让距离镜头近的鼻子变大,颜值顺势变低。

用手机自拍的时候,镜头离脸大概 30 厘米(12 英寸,30.48 厘米) 。近距离下鼻子看起来会大近 1/3!

但用自拍杆,大约有 1.5 米远(5 英尺,1.5 米),鼻子大小在镜头下会恢复正常。

就像这样

图片来源:见水印

所以呢,只要离远一点。

接下来,就是见证小鼻头的时刻!

改造前 vs 改造后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不仅鼻子变小了,好像还加上了「慈爱」滤镜呢……

不过还是有进步!至少我们得到了一张父爱如山的照片。

不过,田太医反馈「办法好是好,但是拍出来有点太端庄了……」

没关系!我们换一个简单一点,不那么端庄的。

2. 镜头举高一点

除了整形医生,心理学家也在为大家的自拍照操心。有人就专门研究了镜头高低对「颜值吸引力」的影响。

一项 2017 年的研究表明,从下往上拍,会显胖(看到双下巴)并降低吸引力。而从左上方拍摄,可以增强面部的吸引力。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可以把镜头举到这~么高:

图片来源:giphy.com

开玩笑的,其实只要把镜头抬高一点就好啦。

接下来,就是见证甜美的时刻!

改造前 vs 改造后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救命!男医生嘴巴嘟嘟,居然该死的甜美……

不过还是有进步!至少我们得到了一张卡姿兰大眼睛。

不过,田太医反馈「办法好是好,就是有点辣眼睛……」

没关系!我们换一个简单一点,不费眼的。

3. 脸侧过来一点

其他锲而不舍的科研人员,补充了镜头「左右偏向」对自拍的影响。

根据研究,人们认为左脸显得更感性。脸向右偏 15°左右,露出一点点左脸,还会让别人觉得你看起来更有创造力。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怕终结果太放飞,我还专门找了一位模范生示范:

年轻的小李子

图片来源:giphy.com

所以呢,只要把脸稍微偏一点。

接下来,就是见证侧颜的时刻!

改造前 vs 改造后

(友情提示:照片里的左右是反的!反的!)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这个表情,可能是找角度的时候扭到脖子了……如果不在意这些细节的话,换姿势后脸型立马就变得立体了呢!

不过还是有进步!至少我们得到了一张相当深沉的照片。

不过,田太医反馈「办法好是好,就是脖子有点酸……」

没关系!我们换一个简单一点,不费脖子的。

4. 下巴抬一点

同样是利用之前提到的「镜头畸变」,有研究发现:

当下巴抬到比鼻尖离镜头更近,或者一样近的时候,鼻子就不会那么大了。

还是参考这位模范生:

鲜嫩的小李子

图片来源:giphy.com

所以呢,抬抬下巴。

接下来,就是见证狷狂邪魅的时刻!

改造前 vs 改造后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其实模仿姿势就够了,不用模仿表情……

不过还是有进步!至少四舍五入我们得到了一张韬韬的照片。

研究结论

综上,一张的自拍照,需要掌握 4 大原则:

镜头离远一点

镜头举高一点

脸侧过来一点

下巴抬一点

学会找角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自拍!

终成果

当然,如果长成彭于晏,那怎么拍都行。

本文由北京大学医学部整形外科学博士、北医三院整形美容外科主治医师 马建勋 审核。

— 参考文献 —

[1] Ward B, Ward M, Fried O, Paskhover B. Nasal Distortion in Short-Distance Photographs: The Selfie Effect. JAMA Facial Plast Surg. Published online March 01, 2018. doi:10.1001/jamafacial.2018.0009

[2] Schneider T M, Carbon C C. Taking the Perfect Selfie: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Perspective on the Perception of Higher Cognitive Variables[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7, 8(8):971.

[3] Lindell, Annukka K . The silent social/emotional signals in left and right cheek poses: A literature review[J]. Laterality: Asymmetries of Body, Brain and Cognition, 2013, 18(5):612-624.

[4] Nicholls, M. E. R., Clode, D., Lindell, A. K., & Wood, A. G. (2002). Which cheek to turn? The effect of gender and emotional expressivity on posing behavior. Brain and Cognition, 48(2-3), 480-484.

原文:https://www.wired.com/story/use-science-not-surgery-to-create-your-best-selfie/

翻译:公众号「科研圈」

责任编辑:Zova

封面图来源:自己拍的

喜欢你就点个在看

拓展知识:嘴巴嘟嘟整形多少钱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