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生物防晒霜有什么品牌


天气一天天变热,又进入防晒季。近甄垚收到不少关于防晒问题的咨询,其中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如下图:

“生物防晒”这个概念,已经出现了几年的时间,在甄垚印象中,前年和去年炒作的特别热。但到底什么是“生物防晒”?众说纷纭,并没有统一的概念。

防晒产品,通常根据防晒剂的类型来划分,市场上的防晒剂主要有化学防晒剂(有机防晒剂)、物理防晒剂(无机防晒剂)。近几年,原料商开始推广一些具有防晒果的植物来源的防晒剂生物工程制技术来源的防晒剂,部分品牌把含有这两种来源防晒剂的产品,叫做“生物防晒”。

“生物工程防晒剂”的现状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以及酶类技术,研制出具有防晒功能的防晒剂,叫做生物防晒剂。原料商给的生物防晒剂资料,宣称生物工程防晒剂的防晒果,主要通过调节皮肤免疫功能,增强细胞活性,抵御增强紫外线损伤

“生物工程防晒剂”的防晒原理,怎么听起来和抗氧化、修复、抗衰老等成分的作用机理有点像呢。再看所谓的生物工程防晒剂:脱乙酰壳多糖、辅酶Q10、金属硫蛋白、神经酰胺、透明质酸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这些不都是常用的护肤成分吗?

如果这些成分划归为“生物工程防晒剂”,那我们日常使用的许多精华、乳液、面霜,都可以成为生物防晒产品了。甄垚并不否认这类成分可以清除自由基,增强细胞活性,抵御紫外线伤害。但和日常定义的防晒剂,相去甚远。为了推广防晒产品,挖掘新卖点可以理解,但这样牵强附会,真的好吗?真以为消费者都是傻子吗?

“植物来源防晒剂”的现状

相对“生物工程防晒剂”,“植物来源防晒剂”研究要深入一些。“植物防晒剂”的防晒原理和化学防晒剂、物理防晒剂类似,主要通过植物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植物多酚类等成分,反射和吸收紫外线,达到防晒的目的。

另外,这些“植物防晒剂”还可以通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增强细胞活性,达到抵御紫外线损害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具有防晒作用的植物提取物主要有:芦荟、石榴、绿茶、黄芩、紫草、黑莓、青石莲、猫爪草等。文献显示黄芪、沙棘、槐米、丹参、魔芋、薏苡仁、夏枯草、红厚壳(海棠果)、月见草、何首乌、迷迭香、白蜡树、花楸树、樱桃树皮等均具有防晒作用。

虽然报道有防晒作用的植物不少,但做成产品的不多。即使是已经研制上市的产品,仍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防晒果和常规的物理防晒剂、化学防晒剂相去很远,只能作为常规防晒剂的补充。其次,植物紫外吸收剂本身的颜色不利于直接应用,脱色处理后防晒果会降低。

此外,植物不同的提取方式、提取部位、生长环境,其成分有较大差别,不利于统一标准化生产,不同植物以及植物与传统防晒剂之间配伍的性、稳定性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因此,“植物防晒剂”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许多问题需要更深入研究,远没有到大规模应用的时候,更别说替代现有的物理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植物防晒剂”只是现有防晒剂的补充,辅助常规防晒剂发挥作用。

另外要特别说明,对防晒剂的使用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我国目前只批准了28种准用防晒剂。市场上无论是植物来源防晒剂,还是生物工程来源防晒剂,都是商家自己的宣传行为,并没有得到的许可。

美帕宣传的生物防晒是什么

甄垚从药监局网站,下载了美帕隐形修复防晒霜的备案成分表,如下图:

图中红框框起来的成分,是这款防晒霜使用的四种防晒剂,全部是化学防晒剂。翻遍整个成分表,也没有找到植物来源的防晒剂。只找到绿框中的“脱乙酰壳多糖”,这个成分确实是生物工程来源,上文已经讲过。

“脱乙酰壳多糖”可以在皮肤表层形成一层膜,可以柔软肌肤,具有不错的保湿果。但如果添加了这个成分就是“生物防晒”,那目前市场上的防晒霜,哪个不添加个活性成分,岂不是都可以宣称为“生物防晒”。

“生物防晒”听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经不住研究和推敲,把成分表一列出来,就原形毕露。这款防晒霜就是一款“化学防晒霜”,只是添加了几个生物工程制成的活性成分,宣传“生物防晒”炒作。

抛开概念炒作,这款产品使用的化学防晒剂相对温和,防晒能力不强,应付日常防晒可以,长期户外不够。不防水,大部分洗面奶可以清洗干净。质地比较滋润,适合偏干性皮肤使用。在炎热的季节,偏油性肌肤会感觉有些油腻。

综上,生物工程来源的防晒剂、植物来源的防晒剂,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即使已经上市销售的原料,也只能作为常规防晒剂的补充。只靠所谓的“生物防晒剂”,防晒指数很低。市场上宣传的“生物防晒”,是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盲目追求天然、植物、生物工程的非理性心理炒作的概念。终是为了销售,让消费者为自己的认知误区买单。

拓展知识:生物防晒霜有什么品牌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